春聯印刷廠告訴您古代如何稱呼春聯
作者:春聯對聯印刷廠 時間:2022-03-19 16:45:27 來源:原創
春聯印刷廠告訴您春聯在古代的名稱,春聯,起源于桃符。"桃符",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。據《后漢書、禮儀志》說,桃符長六寸,寬三寸,桃木板上書"神荼"、"郁壘"二神。"正月一日,造桃符著戶,名仙木,百鬼所畏。"所以,清代《燕京時歲記》上說:"春聯者,即桃符也。"
春聯印刷廠告訴您五代時,西蜀的宮殿里,有人在桃符上提寫聯語。據《宋史、蜀世家》說:后蜀主孟昶令學士章遜題桃木板,"以其非工,自命筆題云:'新年納余慶,嘉節號長春'",這便是我國的首副春聯。直到宋代,春聯仍稱"桃符"。王安石的詩中就有"千門萬戶幢幢日,總把新桃換舊符"之句。宋代,桃符由桃木板改為紙張,叫"春貼紙"。

春聯印刷廠告訴您明代,桃符才改稱"春聯"。明代陳云瞻《簪云樓雜話》中載:"春聯之設,自明太祖始。帝都金陵,除夕前忽傳旨:公卿士庶家門口須加春聯一幅帝微行時呈現。"朱元璋不只親身微服出城,觀賞笑樂,他還親身題春聯。他經過一戶人家,見門上不曾貼春聯,便去詢問,知道這是一家閹豬的,還未請人代寫。朱元璋就特地為那閹豬人寫了"雙手劈開生絕路,一刀割斷對錯根"的春聯。聯意恰當、詼諧。經明太祖這一提倡,爾后春聯便沿習成為風俗,一直至今。
相關資訊